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
中国一年半新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80余家
2012-01-01 10:36:00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仅一年半时间,中国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80余家,目前累计131家,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黄太和近日在“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清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现场透露。

“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推进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全国产业布局,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家新批准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共80余家,现在共累计131家。在新批复的80余家中,近一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正与国家产业转移相配合。通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更容易将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黄太和介绍。

天津市副市长任学峰在授牌仪式现场表示,目前天津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共7个,在各直辖市中位居前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综合指标排名连续14年走在全国前列,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国际资本聚集,并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滨海新区的形成。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通过建立开发区模式,在促进改革,加强对外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省级开发区提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主要是这些区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有较好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空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后,对区域的对外招商、引智引才都将带来利好。”黄太和表示。

黄太和说:“从地区分布上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在天津市已形成一条经济发展带,对其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今后能为天津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西青和武清预计到2015年GDP都将力争达到500亿元,进入全国开发区30强。“经济开发区不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很难形成长久竞争力,西青和武清开发区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和人才规划,吸引一批高端国际化人才,同时做好公共服务,完善投资环境。”任学峰表示。

“当前欧债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下一步要更好的研究如何更好的吸引国际资本,在利用政府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外,还要不断完善服务、交通、物流体系等软环境建设,将发展制造业与高端先进服务业并重考虑。”黄太和强调。

据介绍,今年8月,天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分别从两个开发区整体规划编修、土地资源配置、财政支持政策制定、 审批管理权限下放、产业发展定位和加强组织领导及协调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以促进两开发区尽快建设成为发展环境好、产业聚集度高 、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 李享) 编辑:冯媛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中国表情——读表情 知中国
>> 详细

各地新闻
12月23日,中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出现2011年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零下40.4摄氏度,空气中伴有冰雾。>> 详细
点击排行
  2012:民生新方法论
2012年全国两会会期将于3月初开始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