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国日报走基层
宁波:产业发展推出新举措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2011-12-22 15:14:10      来源:中国日报宁波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宁波:产业发展推出新举措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宁波会展业

通过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宁波市传统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有13家企业入选“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约占全省入选企业的五分之一。

打好宁波品牌,拓展产业合作范围,成功举办系列重大产业对接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宁波周”、市内外重要会展等会展平台,组织宁波市企业参加产业对接活动,扩大市场份额。

其中,在第109届广交会会上,宁波方企业共签单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国内外市场合作继续保持稳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国内外抢占经济制高点的热点和重点,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和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一年来,宁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摆上重要议事议程,制定出台了八大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一批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生成和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

总投资30多亿元的中国南车宁波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形成年产150辆城轨车辆的生产能力,北仑穿山、象山檀头山等风电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宁波太阳能、宁波晶元等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建成。通过一批建成项目的带动,前三季度,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87.1亿元、112.3亿元、414.7亿元和476.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4%、1.3%、4.8%和5.5%,发展特色不断形成。

坚持高端化导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宁波市编制实施了《宁波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宁波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进了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726.7亿元,同比增长9.3%。

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等优势服务业增势稳定。科技服务、现代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乘势而上。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方兴未艾,宁波也制定出台了《宁波市重点优势总部企业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政策评价实施办法》、《宁波市优势总部基地评选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重点培育激励传统优势民营本土总部、开放型经济跨境经营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总部和现代服务业高端总部,2011年评选了100家市级优势总部企业。

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高效化导向,宁波市现代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按照“园区化、生态化、设施化”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现代农业高效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农业“两区”建设有序推进。今年全市落实现代农业园区财政补助资金9800万元,粮食功能区建设资金4291万元。培育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42个,总面积6.24万亩,概算总投资40555万元。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51个,总面积24.29万亩。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试点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后备功能区40万亩,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二是循环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全年累计实施市级循环农业示范项目44个、中央沼气项目2个,总投资1.9亿元。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5万亩,辐射面积50万亩。畜禽规模化生产率达到95%,居全国前列。远洋渔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市申请新建远洋渔船58艘,民营资金投入达4.3亿元,新建公司和新建渔船均创历史最高。三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更趋完善。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等主推技术48项,主推“甬优”系列等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91项,实施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3.45万亩。前三季度完成水利工程投资42亿元,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增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51家,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 详细

各地新闻
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邮政局: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停止经营 严禁野蛮分拣
教育部要求各地班主任掌握学生上下学乘车情况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