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保民生 促发展>公共设施建设
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民生
2011-03-09 14:46:17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可能首次印上我国的五年规划纲要。对这个体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的解释是:“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不管你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离不开财政保障。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达10.02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支出首次超过10万亿规模。

“公共财政支出上,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的民生事项投入大幅增加,让我们看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全面地照亮民生。”在全国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缩小地区差距、压缩“三公”经费等预算报告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民生预算增加体现惠民决心

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1%。同时,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三项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整体增幅。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中央、地方赤字总规模仍有9000亿元的情况下,继续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政府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实惠的决心。

根据 “十二五”规划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有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九方面。

集中财力办好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是为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下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艾洪德表示,我们需要全方位入手,系统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补齐民生短板。“令人欣喜的是,从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里看到了这方面的部署。”

此外,在今年预算中,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7310亿元,增长15.3%。简单计算,民生事项对应的公共财力大概占2/3。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蒋洪认为,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与民生密切相关。“严格地说,公共财政本来就是民生财政。”

科学分配,促进均衡发展协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关系到不同区域之间,也关系到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指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在一些领域有逆向转移的倾向。所谓逆向转移就是经过一次分配收入有差距,经过二次分配没有缩小一次分配的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这个倾向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所体现。说明我们在结构上要进行调整,在总量投入加大的情况下,要侧重向农村倾斜,侧重向老、少、边、穷、后发地区倾斜,侧重向困难地区倾斜。

不同领域也存在资源不均。以教育为例,近五年财政新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2.4%。根据纲要草案目标,到2015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达到2.2万亿元。但同时,教育资源分布仍不合理, (下转第8版)(上接第1版)东部教育发展水平和资源与西部地区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同一城市,也存在资源不均衡。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资源的循环流动,国家应考虑出台相应的引导机制和奖励手段。

公共财政支出如何引导资源合理流动?预算报告给出的回答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幅18.5%。通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增加了“三农”、欠发达地区等重点支出,以此缩减城乡、地区差距。全国政协委员孙振宇说,公共财政支出需要着力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增幅,缩小贫富差距,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应超过GDP增长。

“政府加大投入的方面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说,财政投入的思路应该是保质量底线和基础公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要鼓励民间力量投入,发展高端、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各种消费水平的需求。

减少行政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就要确保把钱花在民生的刀刃上。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这说明公共财政正回归其本质——民生财政。

根据财政预算报告,对2011年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三项经费支出,将按不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安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类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从经费上严加控制。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现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委员们提出,厉行节约作为一个长期方针,现在中央有了一些具体措施,比如压缩各种会议费用、控制出国人次等,但在制度安排还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渠道也要更通畅。

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需要砍掉三方面的开支。蒋洪提出,首先要防止公共财政进入个人腰包,这是“必须杜绝的低级错误”。其次是过度的职务消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第三是形象工程,这方面最难定义,也最难识别。“财政制度改革,行政部门首先要舍得砍掉自身利益,否则将是空谈。”

针对这些问题,蒋洪开出药方。“应当尽快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并自上而下地有效推行。”他认为,政府应当进一步公开财政信息,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人大应加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但首先要做的是信息公开,获取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权利。”

对于压缩行政支出问题,贾康认为,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些体制性因素造成的,如果不改变这种体制,只是在管理上有所加强,能够压缩的空间将有限,进度上也不能有很高期望。“而一旦配套改革能够推进,行政成本降低就会出现新局面。”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 详细

各地新闻
将不再保留铁道部组建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组国家海洋局重组国家能源局 不保留电监会国务院新组建部门将严控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详细
点击排行
  西藏的发展与进步(全文)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