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解读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12-30 10:06:0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未来社区居民可享受四大类基本公共服务

记者:到“十二五”期末,社区居民将能得到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李立国: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升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是《规划》的创新亮点。具体而言,到“十二五”期末,社区居民可以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包括加强街道和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配备标准化的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为重点的家庭服务业,实施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社会保障卡、社会服务信息落到社区。

二是社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提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及计划生育行政事务办理、实有人口动态信息采集等服务。

三是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包括广泛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全国所有建成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都建立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中心,推进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未成年公益性上网场所。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重点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性的全民学习中心,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学习型社区。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设施,50%以上的城市、城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四是社区法律、治安服务。包括推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进社区,实现法律服务在社区全覆盖。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记者:《规划》将如何合理、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李立国:为拓宽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的参与渠道,支持引导社区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投身社区服务,《规划》明确要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国家将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力争“十二五”期末,80%以上的社区党员和30%以上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个社区拥有5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

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方面,一是培育服务组织,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制度,并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二是发展群团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协会、计划生育协会、慈善协会等群众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活动经费补贴等途径,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社区服务积极性。

记者:民政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李立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是一项需要精心组织、多方协调、合力推进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划》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有效实施,民政部将加强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指导各地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用工保险、工商和社会组织登记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此外,将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落实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指导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绩效评估,将社区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考核。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规划 体系建设 李立国 十二五 单位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全球各大品牌命名潜规则

小学生画漫画反馈作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