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对全国200个产粮大县、300名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300名种粮售粮大户和100名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对粮食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石河子大学曹连莆教授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曹连莆教授从事粮食生产科研、教学及技术推广49年。自1986年至今,他主持了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由他主持育成并通告品种审定或品种登记的麦类品种共21个,是新疆育成农作物品种数量最多的育种家。
曹连莆坚持及时将新品种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每当新品种开始推广时,他都主动配合各单位领导办好技术人员及科技示范户的培训班,培训班多在农闲的冬季进行,再大地风雪也挡不住他;而每年的暑假,他也基本上都是在各边远农场度过的。据粗略统计,仅每年到他各地进行技术指导的行程就达1万多公里。
曹连莆认为,粮食生产是关系国家和边疆稳定的大事。他始终坚持麦类作物的育种和推广,在他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下,他主持选育的春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850万亩,主持引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累计推广210万亩,主持引育的小黑麦品种累计种植45万亩。三种麦类作物新品种合计推广1085万亩以上,合计为农工和农民创造经济效益5.2亿元以上。
据悉,这是国务院首次表彰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农技推广人员,他们中既有默默无闻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又有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专家。表彰旨在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农技人员科技兴粮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通讯员 薄晓岭)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