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省市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为"青岛妈妈"加油
在中国,由互联网引发的大范围“善意关注和救助”事件逐渐增加。今年入冬以来,网络上再次出现感人故事——波及20多省市的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新疆籍大学生共同为山东青岛一位罹患白血病的普通教师捐款,并喊出“青岛妈妈,加油!”
互联网上,无数的鼓励和金额不高的捐款涌向这位班主任。内地求学的新疆孩子们在QQ留言中说,“我们这样做只为了感恩老师,感恩母校,感恩祖国……”
不幸罹患白血病的新疆内高班教师是青岛市崂山二中新疆班33岁的语文老师陈晓燕。今年8月,她不幸查出身患白血病,虽经医院多方努力找到了配型成功的骨髓捐献者,但50多万元巨额的骨髓移植手术费,让这个普通教师的家庭陷入绝境。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这个巨大不幸降临的时候,一个充满对生命关爱与珍惜的真情故事也拉开了序章。最先行动起来的是青岛崂山二中的广大师生。校长马志平告诉记者,在得知陈晓燕病情后,学校立即组织全校师生捐款,并在校园网上发布消息。
马校长没有想到的是,校园网上关于陈老师罹患白血病的消息正悄然在崂山二中已经毕业且考上大学的新疆学生们中引发震动。
目前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的新疆和田小伙子阿不来提看到了这条消息后,当天下午的课都没有上好,“我脑子里一直在搜寻对陈老师的记忆,我觉得做点什么……”
很快,青岛内高班学生的QQ群里出现了一条“母校有困难,我们有责任”“老师有病,我们心痛”的消息,而发布这条消息的正是阿不来提。此时,他已经联合天津、济南、青岛、北京等地的同学达成了共识,要号召所有从崂山二中毕业的新疆班学生共同帮助陈老师渡过难关。
网名“阿布”的阿不来提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加入到捐款的行列中来。“刚开始我只想让陈老师知道有很多人在关心她,给她一个信心,没想到这个帖子发出去之后,会有那么多认识陈老师和不认识陈老师的人都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远远超出了崂山二中内高班学生的范围。”
18日清晨,青岛的天空大雾弥漫。从大连专程赶来的阿不来提与山东科技大学的凯丽比努尔、中国海洋大学的祖丽菲亚在母校崂山二中汇合后,一起去探望牵挂中的陈老师。
“老师,你要坚强啊!”“老师,你的气色很好呢!”“老师,我们等着你回到讲台!”“老师,我们新疆班所有学生给你加油!”
“我会加油,有你们给我力量,我一定能行!”“阿布,你长高了!老师谢谢你!”“阿迪拉,班里同学们都好吗?不要因为我耽误了学习……”
记者发现,从孩子们一进门开始,学生们就紧紧围着陈老师的身边,女孩子们更是紧紧抱着陈老师的手和胳膊始终都没有分开过。
“他们还都是小孩子,却如此记挂着我,还有学校领导把我生病当成学校的大事,真让我承受不起……”曾经想要放弃的陈老师在学校不离不弃的支持下,在众多认识和不认识的学生的鼓励下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我简直就把病痛撂下了,老师们还跟我开玩笑说我哪像个病人,什么时候都笑着……”
孩子看到的也是陈老师的笑脸和坚持,他们并不了解的是,陈老师的身体已经极其虚弱,血色素不足正常人的一半,体力甚至不足以支撑她看20分钟的电视,但她却笑容满面地接待了前来探望的学生们,不让孩子们看到她的疲惫与病痛。
记者看见,在陈老师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梳着长长马尾辫的洋娃娃。陈老师知道自己做完化疗后会憔悴不堪,大量脱发,她希望自己留给学生的印象永远是灿烂的笑容和一头乌黑的长发。
武汉、上海、沈阳、兰州、郑州、北京、天津、济南、宁波……一份份金额不高的捐款从新疆籍大学生们的手中汇向青岛崂山二中,又一笔笔地转交到陈晓燕老师的手里。这些学生当中不少人家境并不宽裕,有些还是新疆边远农牧区贫困家庭的子女,一元、五元、十元、百元……截至12月26日,捐款已超过30万元,但距离50万元的手术费依旧还有很大差额。
“陈晓燕老师得病是不幸的事,但我们却因此看到了孩子们一颗回馈母校的心。”青岛崂山二中新疆部主任刘晓玲说。
“这也是我们内高班办班学校和老师们十年付出、十年心血的最好回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工委书记赵德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和国家实施的内高班跨区域办学模式是成功的,爱祖国、爱新疆、爱母校的意识已经在这些孩子的身上生根、发芽,知恩感恩、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已成为内高班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