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继两届中国(海口)游艇经济论坛暨国际游艇展览会和中国(三亚)游艇、公务机及尊贵生活展“海天盛宴”的成功举办之后,2011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峰会在三亚海棠湾圆满落幕,峰会以专题演讲的方式,汇集世界邮轮游艇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宝贵意见,为刚刚起步的海南邮轮游艇产业理清思路,找准定位。
邮轮游艇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全世界平均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法国百富勤公司测算,中国中等收入家庭6年后将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人民币。按照国际惯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说,中国有潜力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在2030年人均收入将翻两番,达到16000美元,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肯定未来的同时,卡努托强调,中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调整增长模式,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首先的一项工作就是增加服务业和消费的比重。这就意味着我国存在巨大的潜在邮轮游艇消费市场。
会上,新加坡城邦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符之文表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面对着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邮轮游艇作为综合性朝阳产业,有着相当庞大且精密的产业链,不论从间接还是直接,都将给海南新一轮产业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海南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对本次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到,邮轮游艇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给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地发展机遇与契机。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海南不仅具备了温和湿润的气候优势,还有发展邮轮游艇产业的突出区位优势。海南紧邻港澳台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一衣带水,是中国通往亚、非、欧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道,全岛有54个港口,其中5个是对外开放的水运口岸;喜来登、万豪、凯宾斯基、希尔顿等全岛40多家知名品牌高级酒店等为海南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务条件,这些都是海南不可复制的邮轮游艇产业发展优势。
东环高铁的全线贯通和600多公里的环岛高速,为海南建成海陆空立体多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海南管辖的海域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有两百多平方公里,海岸线一千多公里,沿海岸线有60多个优质海湾,还有众多的岛屿为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资源环境。另外,国家还给予海南省26国旅游团队免签、离境退税、离岛免税等优惠政策。2010年12月22日海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解决了游艇进不来、不能动和出入不方便等方面的难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国际邮轮码头对客源基础、交通网络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需求,使得海南的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建立在一个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的基础上。
邮轮游艇产业的集群效应带来新一轮海南经济发展
符之文分析,2010年海南全省旅游业总收入257亿元,占经济总体比重为12.5%,从数据来看,海南无疑是旅游大省,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但通过与浙江、江苏、广东等其他省分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海南的旅游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形成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邮轮游艇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国际性、密集性(资源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与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它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前端的研发设计,中端的制造、后端的物流和售后维修以及休闲服务等。法国NDA设计所首席设计师邓乐路援引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邮轮游艇的衍生行业当中,餐饮占到码头收入的很大比重。在未来,当邮轮游艇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享受方式,它将逐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产业集群,将海南现有的旅游业与新兴产业,如现代物流、文化体育、信息软件等嫁接组合,产生不可估量的延伸价值。
当下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据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陆志远介绍,目前,海南省已有游艇制造业6家,游艇销售、服务企业60多家,游艇俱乐部(游艇会)35家。全省已建成的游艇码头4个,泊位400多个,在建的游艇泊位有1500多个。十二五期间,全省沿海各市县规划建设的游艇泊位将达到13500个。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开发有限公司王万茂介绍,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国际邮轮港,凤凰岛已建成8万吨国际邮轮码头,可一次性接待3000名国际游客入出境,港口年接待游客能力60万人次。世界前三大邮轮公司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新加坡丽星邮轮公司以及日本邮轮公司,荷美邮轮公司、德国和葡萄牙邮轮公司都已开通三亚航线,共有14艘万吨以上邮轮停靠三亚。
据了解,2011年11月初,香港丽星邮轮公司“宝瓶星号”邮轮,以三亚凤凰岛为母港开通了越南航线。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将在凤凰岛投资180亿元,建设一个10万吨级、两个15万吨级和一个22.5万吨级的邮轮码头,这些都将进一步为海南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服务平台
后起之秀,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的难题不容忽视
虽然海南在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我们也该意识到邮轮游艇产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就邮轮产业而言,现在世界上只有挪威、意大利、芬兰和德国四个国家能造邮轮,要想进入邮轮制造这个产业链上端,海南甚至全国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邮轮核心产业方面,中国也只有天津、厦门、上海和三亚四个邮轮母港,参与邮轮产业运作。规划不到位、游艇制造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困难和挑战,是海南不可回避的问题。
新加坡城邦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符之文指出,就整体而言,海南邮轮游艇产业还是处于一个企业自主发展的状态,缺乏系统性的上层规划引导。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开发有限公司王万茂说,组织客源是第一难题。以“宝瓶星号”为例,自2011年11月4号通航至今,旅客乘船率从未超过60%。邮轮码头泊位少成为第二大难题。目前正有5艘外籍邮轮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计划开通三亚-西沙、三亚-岘港、三亚-下龙湾的母港航线,而海南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仅有一个8万吨级码头,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第三个难题就是民营企业投资的邮轮码头投资多、收益小。
政策扶持+创新经营,海南游轮游艇产业前景光明
面对还在摸索中的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到会的转接与嘉宾也纷纷提出破解难题的建议与意见。法国NDA设计所首席设计师邓乐路提出码头文化的概念,将码头建设与当地的人居、文化结合起来,让邮轮游艇亲近众人,打造旅游回忆。海南辰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宁建议产业相关企业应创新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打造邮轮游艇服务品牌。海南中博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绍文则说,会展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邮轮游艇、会展、高尔夫更是未来海南旅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从产业链带动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企业家们更是希望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开发有限公司王万茂建议开放三亚边境旅游,解决组客难的问题,如果开放边境游,凭身份证上邮轮,潜在客户将会增加2400万次。与此同时他也提议将邮轮码头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快推进邮轮码头建设,满足市场需求。
在峰会进行同时,海南省邮轮游艇协会完成了第二次会员大会,并且成立专家指导组,为海南邮轮游艇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和技术支持。新西兰海洋工程专家、政府顾问邵格瑞说,海南的邮轮游艇产业很狂热,但并不缺乏理性指导。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海南将会引领中国邮轮游艇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反过来,邮轮游艇也会形成海南旅游业的支柱,成为海南旅游品牌的代言。
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记者 刘小利 实习记者 魏红丽)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