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朝阳区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朝阳区将在2012年大力推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创建在全市率先形成覆盖城乡、优质高效、富有特色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百姓享受丰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朝阳区将继续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2012年底前,完成朝阳区图书馆新馆装修改造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力争在CBD功能区完成朝阳区文化馆新馆的规划立项,使其具有国际文化交流、演艺、展示、培训和休闲等多元功能;加快推进地区级文化中心建设,2012年底地区级文化中心达到5个,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加强街乡级及社区(村)级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在实现全区43个街乡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全部达标、形成规模、服务有效。
同时,朝阳区将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面对不同人群的服务设施和机制。将针对流动人口建立文化中心、针对朝阳区国际化特征,在麦子店等区域,依托社区资源,建立国际化社区文化交流中心,针对农村城市化中转工转居群体,开展流动文化车、流动舞台进社区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朝阳区还将构建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传承功能。2012年,朝阳区将在东坝国际商贸中心区规划建设一座综合类博物馆,集中展示朝阳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城市沿革。举办“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基地。结合朝阳的区域特色,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俗节庆日,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培育传统节日文化品牌。以北京民俗博物馆为依托,积极推进“东岳书院”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国学传承的“一十百千”工程。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王素娟 雷琪)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