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30年来四川省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的显著成效和主要工作,隆重纪念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至今30年来,四川省共有11.42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51.53亿株(按照每亩200株折合,相当于累计为全省增加造林面积2500多万亩),人均植树4.51株。其中,除有10.01亿人次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外,另有1.41亿人次通过“以资代劳”、绿地认建认养、育苗和管护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四川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95万个,面积215.73万亩;领导办绿化示范点2.04万个,面积111.1万亩。
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积极带动下,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四川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四川省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了“双增长”。森林覆盖率由1981年的13.3%提高到目前的35.1%,增长了21.8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12.97亿立方米增加到16.66亿立方米,净增3.69亿立方米;全省绿化覆盖率达到61.8%。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形成。据科学监测,四川省森林在保育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全年达到1.61万亿元,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二是部门绿化同步发展。各级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全省城乡绿化工作。通过30年的努力,建成公路、铁路、江河、渠系等绿色通道20多万公里;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28.9%、绿化覆盖率达3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4平方米,其中成都、乐山、绵阳、泸州、广元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
三是城乡绿化掀起热潮。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工作的决定》,制定了《四川省城乡绿化规划纲要》,并积极开展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绿化示范村创建评选活动。近几年来,全省有6个城市、40个县(区)以及200多个单位和村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和绿化示范村等光荣称号,成为全省城乡绿化建设的优秀代表。
四是城乡统筹成效初显。全省各地结合开展创建园林城市等活动,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成都市及其所属各区市县和广元市等地在创新城乡绿化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组建了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统一组织协调城乡生态建设和绿化工作。
五是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全社会生态文化意识明显增强,爱绿、护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主动参与植树的人数逐年增多,搞好绿化美化、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
据悉,四川省城乡绿化工作的奋斗目标为: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铁路、水系宜绿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国、省干线公路达到90%以上,县、乡公路绿化率达到70%以上;集镇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新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庭园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届时,四川全省生态状况将整体步入良性循环,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以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绿化美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挥的国土绿化新格局。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李渝)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