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就济源市玉泉办事处的发展转变采访了党工委书记李建设。“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实质和精髓,是济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济源市玉泉办事处从2007年撤乡建办之初一个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小乡跃升为具有一定实力的济源全市先进街道的法宝。
解放思想求转变,有的放矢求突破
李建设说,面对挫折与挑战,狠练内功,埋头苦干,已初步形成了玉泉品牌,玉泉特色,但是与兄弟镇办相比,玉泉还存在“重点工作把握不准、工作推进不具体、骄傲自满情绪大、衔接沟通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着玉泉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务必做到: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学习承留、克井、思礼等兄弟镇办的先进经验,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带动玉泉发展的大提速,实力的大提升。二是立足实际,有的放矢。深入分析玉泉在工业转型、特色农业、土地流转、以及城区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玉泉交通区位优势、城市东扩优势、发展空间优势、发展平台优势、产业互补优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真抓实干求实效,创新创业求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玉泉人将继续发挥“埋头苦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持续地干、科学地干、创新地干、提升地干”四个关键点,集中精力实施好“34531”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突出抓重点、抓亮点、抓特色,注重求实、注重创新、注重运作、注重转变,全面推进玉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瞄准定位持续干,工业园区拓规模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借鉴其他地市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拉开园区框架,提升园区功能,把园区提升到领跑玉泉经济甚至领跑济源经济的战略高度来建。一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土地、资金瓶颈,按照“先流转后储备”、“统一规划、集中开发”的原则,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库,做好土地后续准备;同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三是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按照“退二进三”的要求,做好承接食品饮品和生物制药类企业向玉泉创业园转移的准备。
发挥优势科学干,农业园区提品位
将以玉泉办事处北部示范区为龙头,充分发挥蔬菜、花卉两大主导产业优势,围绕观光和城市需求,着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辖区居民逐步退出传统种养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名特优新水果、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积极推广“2+X”的发展模式,2011年计划流转土地5000亩,带动农产品种植、加工、交易等相关产业,把农业这个第一产业做成“接二连三”的大产业;加快5万平方米连栋温室项目建设速度,不断扩大劳动体验、自助采摘、科技示范等功能。
大胆探索创新干,城市建设求突破
围绕“拉开框架,拓宽空间,建改并举,区域开发,提升品位”的城建工作思路,积极借鉴段庄居委会整村改造模式,全力推进玉泉办事处西水屯、亚桥居委会的整体改造、柿槟小区安置等项目,力争今年年底城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快亚桥农贸市场的提升、亚桥综合旧货市场的新建和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投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
抬高标杆提升干,新农村建设上水平
玉泉办事处采取“集体共建、群众自建、招商他建”的灵活方式,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社区的配套道路,积极办理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加快亚桥、珠龙、码头、苗店四个新型社区的16栋住宅楼的建设,推进社区水电、能源、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