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瓷是中国古老的陶瓷文化与洛阳悠久的牡丹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派美术瓷种。为研制牡丹瓷,李学武历经5年,遍访全国名窑,终于在2009年12月成功烧制出第一批牡丹瓷产品。
据李学武董事长介绍,牡丹瓷的立体牡丹花汲取了雕塑造型、镂空刻花、装饰印坯、颜料釉色等工艺,采用白度高、可塑性强的豫西山区特有的高岭土为原材料,以中国陶瓷传统技艺烧制而成,花大色艳,富丽堂皇,花瓣按“二乔”“黑牡丹”“姚黄”“魏紫”“洛阳红”“蓝牡丹”等不同品种,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造型。
李学武告诉记者,牡丹瓷均为纯手工制品。经过制作人员揉、捏、切、刮、粘、雕等一套精细工艺后,变成一朵朵造型别致的“牡丹”,再经过烧制和上釉之后,花色自然、花叶薄如纸张、叶脉清晰可见的牡丹瓷就新鲜出炉了。
目前,牡丹瓷工艺品已有花盘、壁挂、盆景、屏风等五大系列100余个品种,荣获多项工艺大奖,年销售收入已达三千多万元。李学武说,下一步他将把传统唐三彩同牡丹瓷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具洛阳特色的陶瓷工艺品。
他烧制的牡丹瓷足以媲美真牡丹,颠覆了世人对千年古瓷呆板、单调的传统印象,仅上市几年来便远销海外,被河南省政府作为重点对外推介对象。如今李学武麾下的洛阳牡丹瓷有限公司,已在洛阳开设了8家牡丹瓷销售连锁店,近期,北京、天津、上海、郑州等大城市的直营店将陆续开业。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特种兵,经常在军事基本素质项目中获得多项第一;复员后做过搬运工、保安、业务员等工作;而后经营特种行业,生产雷管炸药跟着国家重点工程跑。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轨迹。
2010年4月,历尽两年艰辛,李学武遍访全国名窑,江西景德镇、湖南李陵、河南汝州等著名陶瓷产地。最后,以集五大官窑的烧制、粉彩涂抹、景德镇的彩釉、德化的白瓷等技术为一体,他研烧出永不凋谢的瓷牡丹,花瓣最薄的只有0.1毫米。
有一次要去德化、景德、李陵等瓷器名镇转一圈,请大师对其产品工艺进行指导,因不想费时转机,李学武便开车载着妻子11天跑了9000多公里。“回到家眼睛涩得无法闭眼,躺在床上看天花板都在不停地转。”
与当初那种纠结的心情相比,今天的李学武更愿意把这些故事当成一种笑资去谈。
他说,实际上是几年的军旅生活磨炼了他,要么不做,要不就做到极致。“那些陶瓷工艺大师都说把瓷烧制成牡丹不可能,简直异想天开,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我一定要做成。”
随着事业在不断滚动式的发展壮大,李学武体内的“不安分”基因也在逐渐升级。他已为牡丹瓷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一幅绘宏、壮阔的蓝图……
一直坚守“开拓创新”的李学武,要在陶瓷领域创造更多的独一无二、中国第一。目前,不仅与清华美术学院牵手合作,李学武还高薪聘请了景德镇釉彩顶级专家、湖南李陵粉彩专家等,成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为创造下一奇迹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他在不断完善拉动牡丹瓷整个产业链。做牡丹元素的高端日用品与旅游产品,如:下一步挖掘颇为复杂的集茶道、香道、插花为一体的整套牡丹瓷用具等;成立装饰工程公司,专门对准酒店、宾馆还有家庭装饰等等。
展望未来,李学武把上市作为牡丹瓷的终极目标。他说,公司已成立了牡丹研究院、生产公司、销售公司等6家分公司,慢慢符合上市的感觉了。
李学武又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出来了:他想把牡丹瓷打造成河南的一个文化符号,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