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中国城市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长期危害甚于核辐射
2011-12-02 09:19:05      来源:工人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重现蓝天任重而道远

目前,随着我国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天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各项数据显示,中国治污形势依然严峻。

比较典型的是,酸雨污染较重。酸雨区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洲之后世界第三重酸雨区。

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人为惹的“祸”。大量的化工企业建在中国,在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带走了廉价的产品和丰厚的利润,留下的是被污染的环境。

对此,在未来20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首先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洁净煤技术开发力度,提高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比例,同时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次是加快火电厂脱硫步伐,大中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对不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市内现有燃煤电厂,要通过建设脱硫设施、机组退役或搬迁等措施,逐步达到环保要求;还有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严格机动车新车准入制度,不断提高新车尾气排放标准;再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节约能源。

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了14.29%。但中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仍不尽人意。

环保部人士说,未来5年还将加大火电、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率,严格控制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加强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等问题,实现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降低8%和10%的目标。

目前,我国也首次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邓京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郭树清强调,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还十分年轻,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郭树清表示,要切实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搞好主动沟通和解疑释惑,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