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科技IT
“火星之旅”志愿者定于11月4日“返回”地球
2011-11-04 11:40:3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火星之旅”志愿者定于11月4日“返回”地球

资料图片:2010年5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俄欧“火星-500”试验的中国志愿者王跃(后排右一)和其他6名来自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志愿者出席记者见面会。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新华网专电 6名志愿者即将结束近一年半的“火星之旅”,定于11月4日“返回”地球。

作为“火星—500”实验项目参与者,俄罗斯、中国和欧洲6名志愿者去年6月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进入实验舱,“飞往火星”。

这一项目为期520天,模拟宇航员搭乘航天器飞往、登陆火星和返回地球。

项目副主管马克·别拉科夫斯基1日说,6名志愿者定于格林尼治时间4日10时(北京时间4日18时)出舱,随后接受一系列医学测试。“他们满怀期待,精神状态良好,知道自己完成一件大事。”

欧洲航天局网站上周发布一段视频,显示6人小组组长、俄罗斯工程师阿列克谢·西乔夫胡子长了不少;法国志愿者罗曼·查尔斯弹奏吉他;意大利志愿者迭戈·乌尔维纳随伴奏歌唱:“我在回家路上,甜蜜的家。”

别拉科夫斯基告诉法新社记者,能与不同团队、不同国籍、不同个性的人相处520天,6名志愿者“着实不易”,“行为得当”,表现不错。

实验舱今年2月初“进入火星轨道”,同月12日“登陆火星”。一名俄罗斯航天员、一名欧洲航天局宇航员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教员王跃同月14日在由沙子和石块制成的“火星”表面行走,插俄罗斯国旗、欧洲航天局旗帜和中国国旗。

500多天密闭实验期间,志愿者经电子邮件和视频与外界沟通,吃类似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食用的罐头食品,每周洗澡一次。

欧洲航天局研究员帕特里克·松德布拉德说,“火星—500”项目证明,宇航员能够应对漫长火星之旅引发的孤独、沮丧等心理不适。别拉科夫斯基说,相信6名志愿者可以很快适应舱外生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人物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3日表示,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详细
点击排行
  铁道部回应停工传闻 工程欠款20日前拨付
刘云山: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