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海淀区六郎庄小学课间传来愉快的笑声,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这里愉快地学习生活。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办学校,借读生与户籍生享有同等待遇,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同在蓝天下,过着幸福的童年生活。记者吴镝摄
石景山教委昨天(27日)透露:该区今年暑期分流的4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千余名学生已全部在公办校就读。
今年,该区刘娘府和老古城地区进行拆迁,共有4所学校被拆除,涉及学生1000多人。为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没有学上”的目标,各中小学全力接收分流学生。9月,蓝天一中新设立小学部,临时招聘14位代课教师,接纳了近300名随迁子女入学。
据统计,该区现有小学在校生2.1万人,其中,随迁子女9600人,超过70%在公办校就读;该区现有中学在校生9600人,其中,随迁子女2500人,近90%在公办校就读。
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2000年时共有18所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校,经过治理和整顿,其中的黄庄学校、台京学校和华奥学校因办学条件达标被批准“转正”。目前,仅剩两所未审批的打工子弟校,涉及1000多名学生。今后,这两所学校也会伴随着城市改造而消失。区教委表示,已做好接收分流学生的准备。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贾晓燕)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