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儿、跳房子等童年游戏竟然被男孩子玩得津津有味,洋娃娃、抱抱熊居然成了男孩子怀中常抱着的玩具。天津一重点小学张校长领着两个男孩,近日来到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原因是学校发现现在的男孩子在学校都太听话了,甚至有点缺乏“阳刚之气”。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认为,男孩缺乏阳刚一方面来自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父爱缺失。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昨日公布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近500名小学生受访对象被问道“你觉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汉吗?”的问题时,竟然有64%的女孩回答“不像”。至于原因,很多女孩子回答大气、敢做敢当才是个男孩,而他们的男同学则太“面”,只有开朗、勇敢才有男子汉气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很多男孩认为“不发脾气、不暴力、懂得关心别人、温柔、通情达理”才是男孩的特征。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王虹翔介绍,从全国近年来的统计看,中国男孩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与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7至17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矮了2厘米多,而且男孩比女孩更为脆弱,6至11岁男孩发生心理疾病的几率是女孩的两倍。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动脑、爱挑战、爱运动、爱创新,这些行为倾向都与男孩体内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关,但这些往往变成男孩们不听话、不守规矩的表现。逐渐男孩觉得学习不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男性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
此外,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与孩子交流很少,导致对孩子父爱缺失,而缺乏父爱容易让孩子走向极端,要么太胆小、软弱,没有男子应有的气魄;要么就太大胆,甚至因缺乏管教而走向犯罪。在对男孩子的教育上,父亲的角色尤为重要,父亲一定要花时间多陪陪孩子,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男性的责任感和胆量。而在对男孩子的教育上,也不要一味用“听话”、“很乖”等标准来要求孩子。
来源:渤海早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