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新华调查:秦始皇先祖陵墓被盗案侦破记
2011-10-27 08:36:1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

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辉证实说,9个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另外虽还有几个涉案在逃的,但都非主犯,这件秦公大墓盗案目前已经告破。

然而,案件所暴露出的盗墓“专业化”却令人担忧:

46岁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姜某,作为熟悉情况的本地人,跟当地公安、文物人员多有认识,其对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可与专业考古人员相媲美。甚至有专家认为,他找秦墓的准确程度,放在陕西都是高手。

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河南当地小有名气,今年来多次来凤翔,与人津津乐道自己盗挖古墓,先后分4批组织人员参与,每次组织人员又不一样,等案发后意欲乘长途车外逃。

主要犯罪嫌疑人叶某,在盗掘古墓方面后发制人,意欲出小钱办大事,用文物市场的行话就是“捡漏”,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根据审理情况,姜某、张某是最主要的策划者、实施者,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了盗掘行为,而且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专家分析,犯罪嫌疑人为找新工具以便破开黄肠题凑才致案发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是在等待文物贩子的过程中案发了,也就是说在找文物下家的时候,为保证文物是哪个坑的货,有些文物贩子要亲自或派人到现场看墓,同时也便于盗到空墓时风险共担。

然而,反观秦公陵园的田野文物安全保护条件很不乐观。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说,在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习惯于夜间巡护的文物保护人员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年两条腿,破鞋十余双,手中大木棒,见影心就慌”的形象。如今,国家文物局已开始对秦公陵区立项进行技术防范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巨大安保作用。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从盗卖文物地下产业链发掘线索,了解犯罪分子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出重拳严厉打击。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李克强出访朝鲜、韩国
李克强出访朝鲜、韩国>>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详细
点击排行
  国防部就菲律宾扣留中国渔船、飞豹坠毁等答问
聚焦职业病防治法修正草案:单位不得阻挠诊断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