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
金光农场的甜蜜事业
2011-10-25 17:53:33      来源: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我有四个小孩,现在他们在南宁都有自己的房子了!”

蒙俊辉,广西农垦金光农场的种植标兵和种植大户。从87年开始,蒙俊辉便开始种植甘蔗,现在已成为金光农场的种植能手了。这些年来,农场不断使用糖料蔗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蔗田的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大大增加,蒙俊辉的生活也如蜜一样甜,种甘蔗挣来的钱都能给孩子们买上房了。

10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了广西农垦金光农场,实地采访了“十一五”期间实施新品种和新技术成果的典型单位,并参观了高产示范田和新品种展示田。

“十一五”期间,广西农科院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为契机,重点加强了甘蔗新品种选育和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辉煌的科研成果。上午,在新品种示范、节水灌溉和健康种苗示范现场,记者们亲眼目睹了科技的威力。

在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校节本技术应用成效座谈会上,金光农场前进分场的技术员韦胜勇告诉记者,新品种脱毒健康种苗有着独特的优势。据他说,脱毒品种产量高,亩产能达到7.5---8吨左右。且脱毒健康种苗种植时采取自育小苗的方式,省钱省力。“农家自留品种一亩地种植时要花人工费80块钱,比种植脱毒健康品种的每亩多30元。所以,他们是那个品种产量高,品种好,就用那个。我觉得,对农民工人来说他们应该会更易于接受脱毒健康种苗。”

在“十一五”期间,除了新品种选育成果突出之外,一些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如节水灌溉、机械深耕深松、生物技术综合防治、地膜覆盖等科技集成技术也收到很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蔗的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中在农场施用技术之一的就是喷灌技术。

在陪同记者参观农场的友谊分场时,为了让记者能够真切地感受这一技术在农场的使用效果,广西农垦金光农场的副总农艺师李廷化刻意让工作人员给记者们展示了甘蔗浇灌的情形。登上蔗地旁一座二层小房,记者看到十几个喷枪同时给地里的成片甘蔗浇水,半空中水注凝聚成一道道弧型的小拱桥,甚是壮观。李廷化介绍说,喷灌技术是10大科技集成技术之一。喷灌技术能起到抗旱和防寒的作用,能够提高甘蔗的亩产量。

技术员韦金凡也说这项技术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地里安装有了这种喷灌设备,我们自己就可以控制水,如果十五天内不下雨我们就实行人工喷灌,甘蔗的浇灌不再靠老天了!”

项目在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对于农业种植户来说,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效益体验,他们是最好的见证人,更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2010-2011榨季,我们家承包共种植了150亩甘蔗,全部采用广西农科院提供的甘蔗新品种桂糖21号和桂糖97-69,这一榨季,我们家种植甘蔗纯赚的利润有38万元,我用赚来的钱买了一辆十几万元的雪佛兰轿车”金光农场种植大户杨吉南在座谈会上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主要得益于正确地使用地膜膜覆技术、科学施肥、化学锄草,采用大马力的机械深耕深松和选择优良品种这几个方面所下的功夫。”

“以前品种不好,价格又不行,一吨甘蔗才卖120元。而现在品种好,技术又有提高,又能卖好价钱,甘蔗价格一吨能卖差不多500块。今年甘蔗有可能会卖得更好的价钱。”杨吉南对今后甘蔗种植的热情度很高。

来源: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记者:柳小琼) 编辑:冯媛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今年前9个月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结案率为86.9%
社科学者畅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