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
《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发布
2011-10-19 13:58:20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10月18日,由北京市经信委等10多家政府部门联合编制的《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正式发布。《规划》编制采取“政府+龙头企业+战略科学家+行业中介”的大协作模式,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和科学家参与,编制了42个细分产业促进实施方案。

中关村科学城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

规划提出了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目标,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力争用5-10年时间,把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聚集、企业研发总部云集、高技术服务业发达、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跃的现代科学新城,巩固提升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到2015年,中关村科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规划》重点部署了三大任务,一是承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一批世界级的原始创新科技成果,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二是承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计划,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企业总部运营、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高端环节,带动国家和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以国家在中关村开展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和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做强做大研发设计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产业。为了实现这三大任务,《规划》明确了科学城的发展路径,要围绕机制体制创新,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打造人才集聚平台、资本配置平台、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型大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七大类平台,把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把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起来,把密集的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有机衔接互动,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王素娟)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百家网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知识竞赛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外交部:中国无意也没有精力谋求成为全球领导者
教育部不认可自主招生联盟测试 可能有意取消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