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辽宁省以丰富的山川、溶洞、湖泊等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的满清文化、清前史迹等人文旅游资源闻名于世,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众多国际旅游资源。
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60余万,旅游总收入2686.9亿元,位列全国第七。仅刚过去“十一”黄金周期间,该省就接待旅游人数2054.2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32%。近日,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应中元与中国日报记者刘策分享了该省旅游资源特点及国际推广情况。
中国日报记者: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辽宁省旅游整体情况。
应中元:经过多年发展,辽宁省旅游经济总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60余万,旅游总收入2686.9亿元,居全国第七位,算得上是个旅游大省。目前辽宁旅游三个支柱产业景区、旅行社、饭店都具备良好的基础。全省有星级酒店540余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8家,很多国际品牌比如万豪、希尔顿、凯宾斯基、喜来登等都已进驻辽宁。全省有旅行社1170余家,具有组团资格约80家。A级景区超过200家,其中5A级景区3家。目前有相关从业人员113万人。
中国日报记者: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辽宁哪些旅游资源或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可以区别于国内其他省份?
应中元:我们的旅游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由于辽宁是满族清王朝的发祥地,这也是辽宁区别于其他省份的一大特色,所以我们提出了“满韵清风,多彩辽宁”的主题。相继推出了六大文化遗产、五色旅游产品。六大遗产就是沈阳的故宫、福陵、昭陵,抚顺的永陵、本溪的五女山山城、丹东的九门口水上长城。五色旅游分别是红、绿、蓝、金、银。“红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像辽沈战役纪念馆、雷锋纪念馆、九一八纪念馆,很多在全国都是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绿色”即生态旅游。很多人认为辽宁是一个工业省份,实际上辽宁在自然山水方面也是得天独厚的,尤其是辽宁东部山区。“蓝色”是江海湖泊旅游,辽宁的海岸线比较长,值得一提的是刚建成的长1443公里的滨海大道,沿途有500多个岛屿,上百个海滨浴场,140余个景区。“金色”代表清王朝的历史遗迹。“银色”代表冬季的冰雪旅游。
从线路上可分为“一环三线”。“一环”指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以城市风光、历史文化为主体。“三线”分别是以沈阳为起点,经本溪到丹东,山水风光,边境风情旅游线;经过辽阳、鞍山、营口到大连的温泉海滨、休闲度假旅游线;经朝阳、阜新、盘锦、锦州到葫芦岛历史文化、海滨休闲度假旅游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泉旅游产品。辽宁的温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14个城市中13个城市都发现了温泉,有的历史久远超过千年,在唐朝就开始发掘使用。同时温泉旅游还可以与冬季旅游项目相结合。一年多来,全省引进10亿以上温泉项目超过60个。总体投资超过2000亿元。最近政府还要去宁波、香港针对温泉项目进行招商。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在未来打造10个温泉旅游度假区,50个温泉旅游小镇、100个重要温泉旅游项目。
中国日报记者:看来辽宁的旅游资源的确很有特色。您认为这些旅游产品中哪些对外国游客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应中元:我觉得对外国游客来讲,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历史文化方面。比如说六大遗产,非常厚重,与其他省份比也很有特点。比如沈阳的故宫,它区别于北京的故宫,融汇了满族、蒙族的建筑特点;再如丹东的水上长城,是万里长城唯一一段建筑在水上的;还有本溪五女山的高句丽遗址。再有自然的奇特景观,比如本溪水洞,全长三千多米的溶洞,这在亚洲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还有盘锦红海滩,鞍山玉佛,阜新玛瑙等等。另外就是边境旅游。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隔江相望,已经有相关的产品,可以从丹东到朝鲜做一日游或者三日、四日游。这都是值得推荐的。
中国日报记者:从国际旅游推广的角度来讲,目前辽宁的目标市场如何定位?
应中元:由于辽宁的地缘优势,日本和韩国一直以来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市场。去年我们接待境外旅游客361万人次,其中日韩的客人占200万人以上,这也是受辽宁跟日韩的经贸往来比较密切的影响。二级市场设定在俄罗斯、台湾、香港地区。近年来随着直航的开通,台湾的旅游人数已经从2007年的8万多人上升到今年的20余万人,另外俄罗斯游客来辽宁度假泡温泉也比较多;接着就是欧美市场了,下一步我们准备重点开发。我们希望向欧美客人推介滨海度假和温泉度假,由于辽宁的气候原因,四季度假泡温泉都比较舒服。
中国日报记者:那么针对欧美旅游市场开发有什么具体措施?
应中元:每年我们都会随着国家旅游局参加国际知名的旅游专业展览、旅游交易会和国际会议。同时我们也参加国内的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政府组织的大型经贸旅游文化交流团,赴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和旅游招商活动。比如,辽宁每年都要举办一个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我们还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组织专业的专题促销团队,开展各种专题促销活动,推介专项旅游产品或展览展会、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等。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邀请国外旅游方面的媒体,每年定期的到辽宁就他们感兴趣的地区和产品进行采访、采风。当然最实际的还是希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寻找和确定固定的旅游代理商,专门来销售辽宁的旅游产品。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国际旅游节庆,比如8月10日在营口的滨海温泉国际旅游节,8月12日沈阳国际旅游节,9月盘锦湿地周,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本溪枫叶节等经过多年培育和打造的比较成熟的活动。
中国日报记者:将游客“请进来”后,如何保障配套的人才服务需求?
应中元:辽宁旅游教育方面还是比较发达的。在人才方面,辽宁有专业的旅游院系86所,每年酒店、导游、旅游规划类人才过万人。另外在旅游服务方面,我们提出“三心”环境,让游客“省心、舒心、放心”的环境要求。也颁布了《辽宁旅游管理条例》,现在也正在重新修订中。另外我们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对旅游市场尤其是旅行社市场,进行重点治理整顿、打击违规操作。并对旅游行业各级人员每年都进行培训,以提高旅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记者 刘策)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