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本轮物价上涨接近拐点 下半年四大措施稳定物价
2011-08-10 07:11:1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预计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他说,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从翘尾影响看,后几个月降速较快。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下降0.66个百分点。虽然后几个月仍有一些新涨价因素,但新涨价因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他说。

另外,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他说,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

周望军表示,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从后期走势看,价格运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他说。

他认为美国为了偿还债务和促进经济增长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如果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国际输入性压力加剧,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能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

4大措施控制物价

周望军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中央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他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他说,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他表示,各级政府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防部否认"解放军部队广西边境集结"传闻
国务院常务会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制定应对措施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