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新华社记者 万 象摄

陈 彬摄(新华社发)
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未来10年,妇女在健康、教育、经济、决策与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7个领域,儿童在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法律保护5个领域共109个发展目标及其各自的策略措施。
儿童健康最受关注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未来10年,儿童在健康领域将达成14个目标,是所有领域中目标最多的。纲要提出的“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包括: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等。
为完成这些目标,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措施,比如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疾病防治等13项策略措施。
发展妇女儿童的福利与社会保障
除了提出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发展目标,两个纲要同时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儿童福利领域确定了8个目标: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医疗和公平就业等基本需求,提高孤儿家庭寄养率和收养率。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等。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妇女社会保障目标主要包括:城乡生育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妇女生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妇女,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妇女养老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等。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有更多机会
纲要除了明确妇女在经济、环境、法律等领域的发展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未来10年,妇女在“参与决策与管理”领域将被赋予更多的发展机会。对此,《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8个目标,其中包括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领导班子中有1名以上女干部,并逐步增加。
此外,纲要确定的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主要目标还包括:积极推动有关方面逐步提高女性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大、政协常委中的比例;国家机关部委和省(区、市)、市(地、州、盟)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数量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增加;县(处)级以上各级地方政府和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中女代表比例逐步提高;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