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首页中国新闻
长三角集体调低GDP增速 中国经济“龙头”开始减速
2011-02-14 18:55:3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长三角集体调低GDP增速 中国经济“龙头”开始减速

资料图:当前,重庆、西藏、河北、福建、甘肃等20多个省(市、区)两会陆续召开。各地在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纷纷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降低经济增速、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谋发展、促转变的共识。制图:蔡华伟

长三角集体调低GDP增速 中国经济“龙头”开始减速

去年长三角16市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新华社发。

正在举行的江苏“两会”传出信息,该省“十二五”GDP增速目标确定为年均10%左右,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5个百分点。此前,上海和浙江相继宣布“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

在多年来动辄达到两位数增幅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目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属于靠后。观察人士认为,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有中国经济“龙头”之称的长三角地区未来五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记者表示,长三角降速发展,不是国家行政命令使然,而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区域面积仅占全国2%略多的长三角,贡献着中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但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其土地的投资密度、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均已接近饱和;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频波动,外向度过高也使该区域的制造业发展风险不断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长三角各省市之所以不约而同在经济快车道上“踩刹车”,正是面对客观实际主动转型的结果。

“江苏‘十二五’发展指标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过程更符合客观实际。”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

发展问题仍需靠发展来解决,但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今年浙江省的“两会”上,省长吕祖善坦承,浙江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上海市市长韩正也在该市“两会”上表示,上海的发展动力正发生着一些深刻变化,“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郁鸿胜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发展得最快,不好的时候就率先调整,这是长三角经济成熟度高的表现,“这与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降低增速完全不同”。

事实上,主动“转型”较早的上海,其GDP增幅已连续三年低于10%,上海还取消了对区县负责人的“GDP排名”考核。

调整发展速度是对经济转型理性判断的结果。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蓝蔚青说,“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转型升级,“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上,有利于集中精力抓转型升级”。

在中国这一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上,8%、10%的增速实在不够起眼,但谋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长三角各省市,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仍是雄心勃勃。

江苏省提出,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上海将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使服务经济比例达到65%的新高;浙江则有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经济大省”。

相对于经济发展目标,两省一市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目标上则是有增无减,“扩大内需”也将进一步深化。

“‘保八’既是底线,也是起点,如果浙江经济能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升级,‘保八’并不困难。”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

郁鸿胜表示,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发展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制定的政策和规划,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增长点,要防止传统发展模式复苏导致“报复性反弹”。

来源:新华网(记者 叶锋 屈凌燕 邓华宁)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 详细

各地新闻
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名义GDP环比下降0.6%,按年率计算下降2.5%。日本经济新闻社针对29家民间经济机构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机构认为,受外需增长提振,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有望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民众满意与否是衡量政府工作唯一标准
刘赐贵任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