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元一束“七彩玫瑰”节前惊艳
情人节又至,“玫瑰经济”再度引爆,鲜花、巧克力、金银首饰、节日情侣大餐等消费潮搅热市场。而随着诸多消费逐渐升温,情人节礼品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千元一束的“七彩玫瑰”、8000元一顿的情人节大餐、高达99999元的情人节住宿套餐等“天价消费”也频现节日市场。
每年情人节前夕,平日里几元一枝的玫瑰身价就翻着跟头往上涨,除了送鲜花和礼物,情侣们还得找个环境温馨又浪漫的餐馆吃上一顿、诉诉衷肠,全套程序下来,钱包自然要缩水不少,情人节渐成情人“劫”。
明知情人节消费不菲,过节就要当冤大头,许多年轻人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场发生在记者身边的对话,或多或少折射出当今年轻人对于过不过节的纠结。
一位同事要网购玫瑰花,面对令人咂舌的价格有些犹豫,这引发了同样是“80后”的几位同事的一场议论。其中一个男孩说:“有买花的钱,干点啥不好?”一旁的女孩马上接道:“过节嘛,女孩子总是希望对方有所表示。”要网购的男孩子说:“花该买还得买,节该过还得过。”另一个男孩则说:“其实花这么多钱太没必要,就算是男孩买单,最终也是在花两个人的钱,如此昂贵的浪漫值吗?”
对于到底要不要凑西方情人节这个热闹,向来有人买账,也有人不以为然。其实,过不过节、怎样过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博美人一笑”,即使大大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也“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将感情与金钱挂钩,形成攀比风气,则实在有违“见证爱情”的初衷,也背离了情人节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