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释永信出书回应质疑 称少林寺商业化只为维权
2010-08-08 10:36:22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释永信出书回应质疑 称少林寺商业化只为维权

《我心中的少林》封面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两年饱受争议。少林寺这些年来究竟做了什么?少林方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公司最新策划并出版了《我心中的少林》一书,在书中,释永信详细讲述了围绕他的纷纷扰扰。

疑问一 是不是高僧?

少林寺的地下仓库里还存放了大量的粮食。有人问,为什么不藏金银,而去藏粮食?师父当年就特意关照我“多存些粮”,的确,遇到荒年,金子银子能吃吗?现在少林寺地下仓库里的存粮足够寺庙所有人吃两年。

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都是受行正师父的影响和激励,他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如何做方丈,而是如何真心向佛、踏实做人。这些年,有不少人问我:你是不是高僧?我没想过自己将来能不能进塔林,那是后人的事情,我的是非功过历史会说了算。

疑问二 会不会武功?

我在少林寺中学了很多功夫,包括各种兵器和拳法、功法,练过的套路应该有100套以上。我学功夫时要背歌诀,会背歌诀,就能很容易掌握每套功夫的特点。我经常一个人晚上去练功,找一些没人去的地方。后山的坟场,练功时静得出奇,一招一式,都能发出声响。

疑问三 为何有人那么恨他?

一部电影《少林寺》,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从而拉开了少林寺再次中兴的序幕。

游人的增多,吸引了无数的小商小贩。当时,在这个狭窄的小山沟里,竟然有30多家武校,2个行政村,多个政府单位,数不清的商铺,2万多人,而少林寺的常住院里不到100个僧人。当时我心里想,不是让少林寺搬出去,就是请当地群众搬出去。这样大的拆迁工程,涉及到这么多人的切身利益的事,真是难上加难。我先前对动迁多少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来势凶猛。眼前利益受冲击时,哪怕是我帮过的人,甚至救过的人,最后都反目为仇了。

疑问四 为何要走向社会?

自1990年开始,我们跨出国门,走过了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几十个少林寺的海外中心;少林功夫向联合国申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我也在某些媒体看到一些争议,甚至是指责的声音,对此我能理解,毕竟他们都是关心少林的。但是需要认清的是:我们并没有把少林本身拿出来进行商业化的运作,我们拿出来的是经过提取的少林文化,以此进行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当然,我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躲在清净之地独享悠闲;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传承千年的少林文化在我们这代得不到弘扬,少林在这个时代没有发展,反而萎缩,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疑问五 为何产业化?

这些年,少林寺几乎成了棵摇钱树,谁都想拿去摇一摇。2004年前,寺庙门前成了一条商业街,街上假的“少林秘方”,冒名的“少林武僧”满天飞。1993年10月,漯河市某食品厂在电视台公然打出了“少林牌”火腿肠的广告。出于无奈,我们只得向对方发起诉讼。但类似这样侵害少林寺名誉权的案例太多了,我们决定来个主动注册。

对我们来说,别无选择。少林寺至今已拿到29个相关类别、43项商标的注册证书,再加上传说中的“佛教界第一个读MBA的人”、“少林寺CEO”等头衔,说少林寺商业味太浓了,好像一点都不为过。对此,我的态度一直很坦然。为了少林寺的下一个1500年,我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专题
科学发展 创先争优
>> 详细

各地新闻
来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分析报告指出,2005年至2009年,超过八成的中国企业家认为自己承受很大或较大压力,而其幸福感呈逐年下降趋势。李兰称,从不同群体企业家的幸福感来看,女性企业家的幸福感要高于男性;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家的幸福感越高。>> 详细
点击排行
  网友批评官员被判诽谤案频发 最高检上提批捕权
江苏将公选20名副厅职干部和10名大学副校长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