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目前中国手足口病已经进入了流行期,今后一段时间疫情将进一步上升,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邓海华在日前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4月11日,2010年中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9234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 94例。广东、河南、广西等十个省份发病总数占全国总数的近80%。
那么手足口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怎样在发病早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家庭应该怎样预防手足口病?记者就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的儿科专家崔红主任。
什么是手足口病?
记者: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
崔红: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般全年均有发生,4月至7月为高发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一个自然的周期,7天到10天可以自愈。少数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并发脑炎、肺炎等疾病。
记者:手足口病是新的传染病吗?
崔红: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发此病。此后,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在1981年发现了第一例手足口病,截至目前,每年都有人患此病。
记者: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崔红: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记者:手足口病传播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崔红: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感染。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记者: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崔红: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记者: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崔红: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这是因为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记者: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崔红: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