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的梦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2002年12月3日,当中国成功申办世博会后,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这样感叹。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的历史上,以“城市”为主题还是第一次,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响应和认同。著名作家王蒙评价说:“这是人类的经验也是人类的诉求,更是一种通向未来的眼光。”
城市化是工业化带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把工业化视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病”: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的共同难题,亟须吸纳和整合全世界优秀的发展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有一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何在城市生活得更好?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能否在上海世博会找到解决之道?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者,在上海世博园区增设一个小“特区”——“城市最佳实践区”,首次给世界各地的城市提供了一个独立参展的机会,把城市作为一个展品呈现给观众,把最佳城市的案例介绍给世界,这是百年世博历史中的一大创举。
“它们所展示的城市建设成果和城市生活实践,既代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能折射一些城市在发展道路上走了弯路、造成了损失后才形成的最新理念。”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说,他认为,这是世界在一起交流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好机会,而中国各地区、各种类型的城市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学习和参考对象。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95%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加速,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化呈现冲刺速度,到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算,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预计 “十二五”期间,将达到50%。
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快速城市化,无疑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过:二十一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城市化。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世博园区,远处是中国馆。4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30天,目前,世博园区内各项建设已进入尾声,近万名工人正加班加点,确保4月下旬世博园区如期投入试运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世博园庆典广场,喷雾系统制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意境(3月31日摄)。4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30天,目前,世博园区内各项建设已进入尾声,近万名工人正加班加点,确保4月下旬世博园区如期投入试运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与世界共同寻求城市化难题的破解之道。2008年8月26日,北京奥运会闭幕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上致辞: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蒂贝琼卡说:城市发展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想取得成功并没有捷径,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知识、经验、互相学习。
每一次世博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人类面临城市化的共同难题时,上海世博会选择的城市主题,无疑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观念,寄托了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我相信,上海世博会通过这一主题,将为提高全球的城市生活质量作出贡献!”洛塞泰斯说。
在上海世博会进入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世界关注中国、上海的目光愈加热切。因为,上海世博会,寄托着人类追求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共同梦想!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