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均指出卡梅隆的“三宗罪”:浪费钱、太业余、效率低
中国日报网消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4D电影技术专家李学均日前口出狂言:“《阿凡达》的水准,中国完全可以做到。我算过,只要花6000万元。而且很多人看了《阿凡达》有头晕的现象,但是我们做的片子不会这样。”此番言论引来争议一片。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李学均,他再放狂言: “卡梅隆的工作效率不如我们。”
《阿凡达》电影成本将近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35亿元,而李学均却表示只需花6000万元。昨天记者追问李学均,这6000万是怎么算出来的?李学均立即表示,那是因为卡梅隆拍《阿凡达》拍得太早:“他们在器材上消耗的钱我们基本上都省了,我们可以用电脑软件做出那些效果,他做的特技效果做得比较早,当时未出现这样的技术,因此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钱。”
李学均还认为,《阿凡达》3D特效看得观众头晕,而自己做的4D电影《渔童》一点都不会让人头晕。谈到这一点,李学均批评卡梅隆太业余:“卡梅隆在机械原理的计算上有问题,整个电影我觉得有问题的片段大概有六七分钟到10分钟。”
“他(卡梅隆)的工作效率不如我们。”李学均更毫不留情地批评卡梅隆的工作效率太低了:“同样的东西,我们所用的时间可能就是他的五分之一。”
当不成阿凡达,影迷想自杀
《阿凡达》大量的特效技术描绘出梦幻般的潘多拉星球,让观众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享受而直呼过瘾,但与此同时,部分粉丝入戏太深无法自拔,美好的外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引发了他们严重的抑郁情绪。
网友OKOI看了《阿凡达》后心情沉闷了好几天。“从现实世界中醒来让我感到非常沮丧,我又去电影院看了第二遍。很久之后那种沮丧和无助的感觉才慢慢消失。”观众迈克的状态要糟糕很多,他甚至在看完《阿凡达》后就想去自杀。他说:“我一直心情低落,看到这么美丽的星球,还有纳威人为保卫家园所做的一切,让我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哭了好久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也许这样当我睁开双眼时就能生活在潘多拉星球了吧!”
粉丝如此入戏出人意料。“电影带来了令人无法置信的视觉真实感,” 纽约精神病医生斯蒂芬·肯萨尔分析说,“而观众很快就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像片中的乌托邦那样,《阿凡达》让现实变得愈加不完美。”据悉,在“阿凡达论坛”上关于如何在观影后减少抑郁情绪的发帖数达到了1000多个。中国日报
网友热议
李学均豪言一出,立刻引来网友热议。有的网友批判他狂妄;也有网友调侃他是“马后炮”;还有网友觉得说得不无道理。
扔板砖
网友movie200909:他要6000万能做出阿凡达的效果,老早好莱坞6大制片商都把他抢到美国去了,还在这胡说八道?
山洋芋:这个《渔童》还不如上次那个《大闹天宫》。这玩意不能代表国内4D的最高水准,太丢人了。
调侃派
网友rzshr00001:啥也不说了,卡梅隆赶紧申请中国国籍,来中国学学怎么省钱。
网友讷讷:便宜没好货!
网友小成:你6000万做得出来,早怎么不做呢?马后炮有什么意思?现在看到人家眼红了,就会山寨。
支持派
网友齐齐:咱们也要相信自己的技术啊,别总是崇洋。
网友咕噜:咱们中国人也挺聪明的呀!说不定真能整出一部“价廉物美”的作品呢。
记者 应嘉轩 沈梅 实习生 韩飞周游
今天,你《阿凡达》了么?
——这是城市青年们时下流行的见面语。当周围所有人都在谈论《阿凡达》,你没看过,插不上嘴,就被out了!于是,不论是真正的影迷,还是一年到头都不看一部电影的,大家都冲向了电影院。
我赖在影厅里不愿回家,好想钻进电影里,到潘多拉星球去自由生活。
——《潜伏》女主角姚晨希望自己像影片中的男主角一样,梦醒后变成外星人阿凡达,开始新的人生。
《阿凡达》就像神话的“潘多拉”魔盒,随它而来的,是IMAX厅的贪婪、黄牛的抬价、影迷的痛苦……
——《阿凡达》IMAX票价涨到200元一张,一个三口之家去看一场电影,得掏600元,有点离谱。在美国看一场IMAX还不到115元RMB。对此,有人提出要举行电影票价听证,让电影票价“回归大众”。
很要命,出大事儿了!原本想着如果不当主持人了,要去拍一部电影,琢磨着该找哪些演员来演,结果人家拍电影直接已经这样了。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看完《阿凡达》以后,心情十分复杂,他坦言:“我们的电影技术,乐观估计,也比这部影片落后100年吧。”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