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文化旅游
山东全省50多个“非遗”项目免遭灭绝

Updated: 2008-06-20 14:36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已基本形成,‘非遗’保护开始步入实质性保护阶段,也就是对列入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落实具体保护计划和措施。”6月15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丕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我省首次投入700万元资助了50多个‘非遗’保护项目和19名代表性传承人。”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表示,目前省、市及多数县都设立了保护专项经费,近几年来全省财政投入已达3579万元,使“非遗”日常保护有了保证。

“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难逃消亡命运!”正是在“非遗”专项经费的资助下,68岁的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季玉玺,今年终于找到了“接班人”。

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目前全省“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已基本形成,还命名了首批73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目前这些省级传承人已经收徒300多名,基本健全了传承人直接收徒传承的机制。

此外,我省还不断加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过去我省许多表演团体缺乏资金,但部分‘非遗’项目进入国家级、省级名录后,各地方戏剧团体的状况都有了较大改善。近3年,全省仅戏剧类重点项目的保护经费投入就达到6000多万元。”李宗伟说,“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我省投入已接近1亿元。”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消亡的困境。据王丕琢介绍,我省积极开展对濒危“非遗”项目的优先抢救,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全省已恢复抢救了50多个濒危珍贵项目,使其免遭灭绝、重现于世。

在季玉玺老人的记忆里,山东古筝乐盛行于上世纪50年代,但随后一直沉寂下来。“过去教的几个学生都是为应付高考来的,但现在开始向艺术领域深入挖掘,这给山东古筝乐的传承带来了希望。”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临淄区“踩寸子”也有着类似的命运。“刚整理申报时,就是我们几个老头凑了1万多元作经费,但现在我们的演出队伍已经近百人了。”在62岁的传承人朱寿友的带领下,这一曾经濒危的艺术形式重现了生机与活力。

李宗伟说,“我省地方戏种比较多,‘二夹弦’曾在上世纪50年代进中央汇报演出,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现在经过抢救已经恢复了专业院团。此外,滨州‘渔鼓戏’、临沂‘一勾勾’等,也都通过保护成为了当地知名的文化品牌。”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各地申报“非遗”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也有些地方的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传承人抱着“先申报再说”的心理,在无法获得经济回报的情况下对传承保护不再热衷。

“‘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确实存在。”李宗伟表示,“通过普查、申报,把珍贵的‘非遗’项目记录下来,从而唤起大家的保护意识。”

不过,李宗伟认为,“申报各级‘非遗’名录更应作为责任的开始,‘非遗’保护工作有始无终,要长久开展下去。”

“今后我省将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落实上下工夫,科学编制保护规划,争取做到‘一个项目一个对策’,切实改善‘非遗’的传承生存条件,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华为子孙后代保护传承好。”李宗伟说。

(编辑:邓京荆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王红军 实习生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