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首席记者 陈 征 摄(资料图片) □近期,申城午后雷电、大风、局部地区暴雨等天气触发几率颇高
梅雨回来了。昨天午后,申城乌云密布,并下起了雷阵雨。这才只是一个开始,本周几乎每天都有可能遭遇类似的天气。昨天下午,上海市气象局发布了今年入梅以来首个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并加以暴雨橙色预警和雷电黄色预警,来迎接今天的小暑节气。专家表示,近期气温还将不断走高,午后湿度较大,雷电、大风、局部地区暴雨等天气触发几率颇高,眼下正是气象灾害高发期。
4次发布3种气象预警
天气说变就变,昨天上午与下午天色截然不同。
午后,气温一路飙升至34℃才肯罢休。下午1时54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随后警报不断:下午3时53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下午4时15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下午5时19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更换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种警报,4次发布,天色也如同一盏紧急指示灯忽明忽暗。
昨天下午,位于黄浦江沿海附近的雷暴云团呈东北西南向,并逐渐向东移动。崇明首先迎来明显降雨,此后普陀、长宁、徐汇等地开始电闪雷鸣。从下午2时-5时,部分地区已出现暴雨,最大雨量为松江天马山86毫米,其次是宝山淞南公园71毫米。
强降雨造成宝山、普陀等地近10条段马路短时积水10-30厘米,宝山庙行一动迁基地10多户民居一度进水5-10厘米,普陀区祁连山路下立交因积水而中断交通15分钟。
昨天下午4时30分,市防汛指挥部发布防汛防台黄色预警信号,全市防汛系统紧急启动Ⅲ应急响应。
直至昨晚6时55分,上海气象台解除了暴雨橙色和大风蓝色预警。至昨晚7时,积水已全部排除,全市防汛系统转入常态值班。
诡异天气与闰5月无关
电闪雷鸣,雨水倾泻而下,这样的诡异天气在今年黄梅天里已不足为奇。记者了解到,除昨天外,本市入梅之后频频出现一天连发数个气象灾害警报的情形。6月21日,入梅第二天,高温、雷电、暴雨、大风四大气象灾害警报高悬街头;上周五,本市发布今夏首个暴雨橙色警报,浦东地区则先后发布了雷电、大风、冰雹及暴雨警报。
今年本市多雨多雷,是否与农历说法中的“闰五月”有关?对此,气象专家称,闰月属于常见现象,天气与之没有必然关系。因前期北方冷空气迟迟不南下,北方高温时,本市也炎热不堪。此后,梅雨带的形成表明,南方暖湿气流已积攒了不少能量。入梅后,北方一股冷空气南下,成为导火索,由此引发一系列强对流天气。
气温逐步走高,未现出梅迹象
“不过,这在近年来‘非典型梅雨’的大背景下,已经不算稀奇了。”专家称,在先前的短期气候预测里,今年出梅时间在本月中旬的前期,但从目前看来,出梅的迹象还没有表现出来。从最近来说,未来5-7天本市基本都以午后雷阵雨天气为主,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几率较高。此外,预计本周气温将逐渐走高,周四到周六最高气温可能达35℃及以上,市民需早做防范准备。
出梅 暴雨黄色预警 大风 雷阵雨天气 黄色预警信号 雷电 防汛 气象灾害 湿度 冷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