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签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首单 交易金额1428万
[ 2009-07-07 09:30 ]

  “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香港到上海完成支付”———昨日早上9:02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金琦现场宣布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是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跨”出的一小步,但对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而言却是迈出了一大步。

  “今天是个好日子,”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谈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沪启动“一片好心情”,认为这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必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参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有不少上海企业,上海市政府将为企业和商业银行提供全力支持和服务。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需要广大境内外商业银行参与,苏宁透露目前上海约有11家中资银行正为试点做积极准备,部分外资银行也表达了参与试点的意向。

  哪些企业受益?

  境内进口商可能先受益

  记者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意味着试点企业可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计价和结算,从而规避外币结算带来的汇率风险,同时节省一笔结售汇费用。而试点初期最先受益的可能是境内进口商。

  许先生在一家从事工业配件进口的贸易公司工作,他们公司专门从日本等国家进口某款工业配件并销售给国内企业。对于跨境结算试点的启动,许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可以不用太盯着外汇汇率了”。他告诉记者,公司长期以来都是用美元结算,为了避免外汇风险,通常都是专人紧盯汇率。“美元汇率涨了,我们就去多兑换一些;如果跌了就少兑换一些,临到交易才去银行兑换。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还让银行赚了不少汇率差价。”

  许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境内进口商现在很有利。“我们当然希望用人民币结算,最关键的是我们作为进口商属于买方,在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境外出口商不得不接受这种结算方式以维持贸易伙伴关系。”

  不过从事钢材进出口的徐小姐则告诉记者,境外企业大范围使用人民币结算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通常和法国、智利等欧美国家做生意,在这些国家人民币兑换点相对比较少,因此那里的企业并不都愿意用人民币结算。”

  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认为,目前人民币存在一年升值1%~2%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境外出口商愿意接受人民币,随即在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买入人民币远期,可以锁定1%~2%的收益。

  对境内进口企业来说,尽快用人民币对外支付,能提升其利润率。由于境外出口商获得人民币资金后可以获得1%~2%的溢价,境内进口商可以凭借其买方地位,“吃”掉其中的部分溢价,从而提高利润率。从这个角度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境内进口商的影响更为积极。

  【见证首单】

  首单沪港联动“打开一扇门”

  首批三家企业的交易金额达到1428万元人民币,上海电气和上海丝绸的两笔出口金额为1398万元,上海环宇的一笔进口金额为30万元。结算资金顺利到位,各界期盼已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首先正式启动。

  昨天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仪式上,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宇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三家在沪企业与香港、印尼的贸易伙伴签订了首次采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贸易合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完成了第一笔由内地企业出口香港、贸易货款经中银香港汇入内地的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入汇款业务,以及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出汇款业务。

  “这扇门打开了,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真正还是要靠市场化运作,”首单试点企业上海电气董事长徐建国向记者介绍,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减少汇兑损失和锁定财务成本。2008年上海电气收汇15亿美元,付汇9亿美元,每年的收汇金额都在明显增长。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使企业改变以前出口收汇越多,面临的汇率风险越大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合同定价能力。

  “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益最大的还是企业,”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缨表示,以往进出口企业的结算需要通过第三国货币进行,完成时间很长,企业在此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汇率变化,甚至“吃亏也没办法”。而且结算新规可以节省企业进行外币衍生品交易的费用,这样汇兑费用也可以大幅减少。


跨境 人民币结算 贸易伙伴 贸易结算 交易金额 进口商 交割远期 汇率风险 溢价 结算货币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