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全球副总裁暨台湾区营运总部总经理林显郎向上海商报表示,近期面板、DRAM涨价对于笔记本电脑成本造成不少压力,笔记本电脑正酝酿“逆势涨价”。
无独有偶,华硕也对此有所呼应。华硕电脑营运长陈志雄向上海商报表示,即使笔记本不涨价,至少价格下滑趋势也逐渐走缓。
电脑涨价是空穴来风吗?
涨价理由1
史上最黑暗时刻
联想、华硕业绩亏损,惠普、戴尔业绩下降,有人说现在是PC业最黑暗的时期。
5月底,联想集团交出的2008/2009财政年报,全年净亏2.26亿美元,不仅是联想史上最大亏损,也是其10年来首次全年亏损。联想的困境是目前PC行业“寒冬”的真实写照。仔细研究下联想的财报,数据显示:其中今年1月~3月的第四财季亏损是2.64亿美元,这是导致财年全年亏损2.26亿美元的重要原因。这背后最大的黑手当然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消费者需求疲软。
不仅联想,从去年开始,几乎全球所有的PC巨头都陷入了增长放缓、利润下滑的泥沼。
华硕电脑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27.98亿台币(约合8224万美元),为公司成立19年来首次亏损。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新台币72.3亿元下滑93.7%。
联想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宏碁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营收约合35.4亿美元,净利润602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2%。
全球PC老大惠普今年第二财季(2月1日~4月31日)净利润下滑17%,其中主要负责PC业务的个人系统集团营收为82亿美元,同比下滑19%,运营利润为3.74亿美元,同比下滑也超过了30%。
方正科技公布2008年财年净利润下滑超过40%、七喜电脑2008年财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71%。
受到下游厂商的波及,连处理器巨头英特尔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也同比下滑26%,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5%之多,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如此之强,已经超出了业界的预料。
涨价理由2
上游零部件价格上涨
据了解,目前内存、硬盘都在涨价,只是涨幅都在5%以下,暂时来说不会对PC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液晶面板在电脑整机成本中占到30%左右,是比重最高的单一配件,如果液晶面板涨价的幅度达到20%~30%,那么电脑价格势必会有所上涨。 从业界提供的一份数据来看,5月份液晶面板交易价的确有小幅上涨,不过5%的涨幅应该不会对终端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
来自某专业IT媒体的编辑对此发表了自己观点,此次面板涨有限不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市场更应该关注的是CPU价格的变化,因为CPU市场几乎被INTEL所垄断,这一状况使得企业丧失了讨价还价的权利。PC厂商的利润空间几乎都掌握在INTEL手里。
涨价理由3
卖电脑不如卖白菜的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批一点白菜,再卖到小菜场,毛利润低的有30%,高的是100%。卖电脑的利润要低得多。凭借上网本异军突起的宏碁2008年出货量增速超过了50%,有望在两三个季度之后超过戴尔,晋级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可是宏碁的利润是多少?说出来让人汗颜,毛利率6%、7%,净利润只有2%-3%左右。
跑量、赚微利是这个行业的通病。2009财年戴尔公司在610亿的营业收入中赚了36亿美元,净利润也仅为6%。
投入巨大,前景渺茫。已经有不少PC厂商无法支撑,酝酿退出这一市场。日本著名电子设备厂商NEC日前向外界表示,它将退出日本的PC市场。NEC已经宣布退出非洲、欧洲和中东市场,退出日本市场的决定将从今年7月起开始执行。NEC作出退出PC市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目前糟糕的经济形势和不佳的经营状况下作出的。在上一财年,NEC的亏损额达到了29.6亿美元,而且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0人以后,也仍然无法让业绩有所好转。
目前,NEC仍然是日本最为畅销的PC品牌制造商,它在本国的销售量可达每年250万台计算机。但在其它国家,NEC在与全球大型PC制造商相遇时却几乎没有丝毫竞争力。
市场经济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公司长期不赚钱就要寻找出路,要么索性退出市场,要么开拓新品重新规划布局,要么涨价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从PC行业的惨淡经营状况来看,涨价也许的确是被逼无奈之举。
反方观点: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
涨价谈何容易
PC企业涨价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可是涨不涨价最关键的因素仍然要看市场的供求关系。PC产品仍然是一个买方市场,涨价谈何容易。
据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720万台,同比下滑6.5%。Gartner中国硬件市场首席分析师叶磊表示,从整个大的经济环境看,PC行业2009年预计增长依然困难,甚至可能还会有所下滑。摩根大通近期同样发布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衰退抑制了需求和价格,全球PC市场在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才能复苏,预计2009年PC销售量将比2008年下降5%,PC销售收入将比2008年下降13%。
PC的整体市场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宏碁的涨价很有可能沦为“叫叫而已”。对于宏碁这样一个企业来说,一定明白涨价意味着什么。如果因为提升利润率而牺牲市场占有率,无异于“饮鸩止渴”。
编辑点评: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说过:“行业巨头们聚在一起,哪怕只是喝喝茶,聊聊天,最后总是以达成损害公共利益的共识为结果。”他所著的《国富论》中就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价格的计划。”不过,竞争的好处就是这样的计划通常都会无疾而终。
集体涨价 PC厂商 PC业务 净利润 巨头 NEC 宏碁 2008年 国富论 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