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国企要建立更强的激励机制
[ 2009-06-08 15:45 ]

  【解说】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北京举行的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北京市国资委主办的“2009第五届中国城市国资论坛”开幕式上表示,鼓励竞争性强的国有资产企业建立更强的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应对金融危机与深化国资改革”。邵宁说,城市国企与央企不同,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很强公益性的国企,比如,水、电、交通等。再有一类,就是竞争性相对较强的企业。对这类竞争性企业,就需要建立与其竞争性相适应的管理、激励和约束制度,保证它的活力。

  【同期】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

  在这方面的城市国企改革、国有资产改革可能跟我们中央企业、还不一样,因为你们(城市国资企业)手里面的竞争性企业,往往都是竞争力非常强的那些企业,因为你们跟市场更近。所以,客观地讲,你们所需要的激励程度可能更强,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觉得,尤其是城市这些企业,是可以在这方面步子走大一点。

  【解说】邵宁还强调,在探索城市国有资产企业改革时,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一定非得照搬国务院国资委的现有办法。但必须要考虑解决短期效果和长期体制上的持续性问题。

  【同期】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

  我们感觉现在有一些激励措施使用,可能短期是有效的,但是长期可能是有副作用的,就是有一些很强的激励措施,比如说经营层很大比例的持股,实际上短期肯定它的激励作用非常到位,但是这个往往使得这个企业最后就个人化了。往往有这个趋势。后面的人很难再进入,你调整都很困难。

  【解说】邵宁最后强调,研究企业在体制上的持续性非常必要。比如国有控股,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它的品牌不是它(企业)自己创的品牌,是些老字号,原先的所有权可能是属于政府的。所以城市国有资产企业改革,要有一个更强的激励措施,但这个激励措施不能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副作用,这是根本。

  新华社记者邵燕辉、樊曦北京报道。(完)


激励措施 国企改革 激励作用 激励约束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 激励机制 企业 副作用 持股 国有控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